据福州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福建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5229.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32.4%。其中,出口2937.8亿元,增长26.1%;进口2292.1亿元,增长41.3%。
记者注意到,民营企业为福建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的“排头兵”。前10个月,民营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2821.4亿元,增长37.7%,占53.9%。此外,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同样实现快速增长,增速分别达29.7%、23.3%,分别占24.8%、21.3%。
值得一提的是,东盟为“一带一路”沿线最大的贸易伙伴。前10个月,福建省对东盟进出口3008亿元,增长33.1%,占57.5%。同时,拓展“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贸易伙伴取得积极成效。前10个月,对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印度进出口分别增长54.5%、16.7%、24.8%,分别占8.7%、5.2%、5%。
据介绍,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为主要出口商品。前10个月,福建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1070.2亿元,增长18.6%,占36.4%;机电产品977亿元,增长28.1%,占33.3%;农产品290.9亿元,增长29.5%,占9.9%。同期,原油、钢材、煤等资源型产品对进口增长贡献较大。
今天(11月29日),记者从镇江海关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1-10月,镇江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66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5%。出口473.4亿元,增长14.5%;进口191.3亿元,增长7.9%。

从整体数据来看,呈现几个特点。今年1-10月,美国保持着镇江市第一贸易伙伴地位,在此期间,镇江全市对美贸易进出口额为111.7亿元,增长10.6%。同时,民营企业继续占据外贸主体地位。1-10月,镇江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342.4亿元,增长11.4%,占镇江全市外贸总额的51.5%。

在江苏丹阳的天工集团,国内首条自主研发的粉末冶金规模化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实现了粉末高速钢的量产。据介绍,今年他们又根据市场需求,在升级原材料的基础上,研发出了粉末冶金高端刀具产品。企业首席技术官、粉末冶金研究院院长廖俊透露,今年以来,该公司仅粉末冶金出口就达到1000吨以上。通过打造不可替代的创新产品,这家特种钢材生产企业在美国“双反”的挑战下,依然保持了工具钢在美市场高达60%的占有率。“今年1-10月,我们的工模具钢材出口增长了30%以上,粉末冶金出口增长40%以上,全年出口额预计将超3亿美金。”天工国际副总经理朱泽峰透露,今年以来,该公司外贸出口稳定增长,预计11月单月出口额将突破4000万美金。

业内人士分析,江苏作为中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在能源、电子信息、特种合金、特种材料以及生物高分子等领域,均有众多重大工程和新型项目正在推进,制造业出口势头强劲。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表示,在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国外对新材料的封锁,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新材料的发展成了重中之重,化工材料、能源材料、高分子材料要全面推进,来支撑江苏制造业大省的地位。”
中新社拉萨11月29日电 (袁金涛 冉文娟)据拉萨海关统计,2021年1至10月中国西藏自治区对2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有进出口贸易,进出口贸易值14.74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57.3%。其中,出口14.11亿元,增长70.7%,进口0.63亿元,下降43.2%。
从主要贸易国家(前5位)看,对尼泊尔贸易13.58亿元,增长102%,占比达92.2%;对俄罗斯贸易0.31亿元,对印度尼西亚贸易0.17亿元,对塔吉克斯坦贸易0.17亿元,对印度贸易0.11亿元。
茂名市统计局发布2021年1-10月茂名经济运行简况。相较于前三季度的数据,1-10月,茂名规上工业、固投、社消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指标两年平均增速均有所提升,全市经济恢复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1-10月,茂名全市进出口总额185.0亿元,增长37.2%,比1-9月提高19.2个百分点,全省排第一位。

2021年1-10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1-10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两年平均下降0.4%,降幅比1-9月收窄0.8个百分点。按门类分,采矿业增长3.0%,制造业增长4.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5.5%;按隶属分,中央省属企业增长5.2%;地方企业增长12.4%;按企业类型分,大型企业增长5.5%;中型企业增长28.5%,小微企业增长5.0%。
投资两年平均增速转正
1-10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0.1%,比1-9月提高0.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7%,比1-9月提高7.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4.1%。按项目分,项目投资增长10.1%,高于全部固投3.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2%,两年平均增长3.8%,比1-9月提高0.7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51.1%;工业投资增长12.5%,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2.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4.0%。
消费市场持续稳定恢复
1-10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6.27亿元,增长12.1%,两年平均增长1.7%,比1-9月提高0.4 个百分点。按经营地分,城镇市场增长12%,乡村市场增长12.5%。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增长11.1%,餐饮收入增长20.1%。油品价格向好对石油制品类增速利好,限额以上石油制品类增长27.4%,比1-9月提高3.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6%,比1-9月提高1.2个百分点。
财税收入平稳增长
1-10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7亿元,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4.5%,比1-9月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来源于地方税收收入62.21亿元,增长16%。全市税收收入349.26亿元,增长6.8%,比前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国内税收309.48亿元,增长8.3%。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390.68亿元,增长4.3%,比9月末提高1.7个百分点,贷款余额2095.24亿元,增长12.6%,存贷比为61.8%,与9月末持平。
进出口增速重返第一
1-10月,全市进出口总额185.0亿元,增长37.2%,比1-9月提高19.2个百分点,全省排第一位,其中出口总额141.1亿元,增长26.2%,比1-9月提高21个百分点;进口总额43.8亿元,增长90.8%,比1-9月提高9个百分点。
用电量增速略有提升
1-10月,全市全社会用电量129.15亿千瓦时,增长15.4%,比1-9月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63.85亿千瓦时,增长16.9%。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1-10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0.5%,构成价格指数的八大类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1%,医疗保健上涨0.2%,衣着上涨0.2%,居住上涨0.8%,其他用品及服务上涨0.4%,教育文化娱乐上涨1.6%,交通通信上涨4.4%,食品烟酒下降1.4%。
【南方日报、南方+见习记者】邹祥亮
据拉萨海关介绍,该关大力促进西藏自治区外贸持续增长和质量提升,助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该关加大外贸企业培育力度,深入实施“便民利企工程”,不断完善外贸企业“问题清零”长效工作机制,为企业纾难解困,为西藏特色产品扩大出口保驾护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