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前10月中国与非洲贸易总值增长27.4%

近日发布的《“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进一步强调了创新引领,提出“十四五”时期协调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目标。专家表示,规划将深化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推动外贸新业态、新平台、新模式发展,是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11月29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七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在达喀尔和北京分别设置会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了会议。中非合作论坛企业家大会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重要配套经贸活动,是中非工商界间最高层级的对话交流机制。

据统计,中国对非投资在疫情形势下逆势增长,从2019年的27.1亿美元上升至2020年的29.6亿美元。中国企业新增投资覆盖非洲47国,对19国投资增幅超10%。中国已连续12年保持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此外,中非企业家大会与会的企业家与非洲企业家代表通过视频对话的方式,就”深化中非投资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工业化和数字化,促进疫后经济复苏”的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召开以来,中国对非洲投资合作规模迅速增长,中非双方建立和发展了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建立了良好的中非合作论坛机制。随着中国企业对非投资与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对非投资合作在总体数量、整体实力和创新能力上都有了大的改变。(总台央视记者 郑晓明 刘世军)

中新社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海关总署29日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中国与非洲贸易总值为1.3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7.4%。其中,对非洲出口7825.4亿元,增长24.5%;自非洲进口5581.4亿元,增长31.7%。

南非、尼日利亚、安哥拉、埃及和刚果(金)等前五大贸易国合计比重超一半,贸易额分别为2909.2亿元、1348.3亿元、1208.9亿元、1035.9亿元和719.8亿元,分别增长45.3%、25.8%、27.8%、30%和47.4%,合计占同期中国对非贸易额的53.9%。

中国对非主要出口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其中出口机电产品3551.9亿元,增长21.4%,占同期中国对非洲出口总值(下同)的45.4%;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2133.8亿元,增长22.3%,占27.3%。(完)

今年6月11日,连接非洲第一大城市、尼日利亚最大港口拉各斯和工业重镇伊巴丹的拉伊铁路通车。在通车仪式现场,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高高举起手中的指令旗,用力挥舞,转身登上试乘列车。沿途满是欢呼雀跃的人群,布哈里也高兴地在列车上挥笔题词:“这是值得夸赞的工程,感谢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

拉伊铁路开通仪式上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挥舞指令旗。(图片来源:尼日利亚总统府社交媒体账号)

拉伊铁路列车穿过当地居民社区。(图片来源:中土尼日利亚公司)

铁路沿途欢呼雀跃的人群

拉伊铁路是由中国公司承建的西非首条标准轨双线铁路,全程采用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中国标准,并且获得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的融资支持。

布哈里总统和当地百姓的喜悦之情不难理解。这条铁路是尼日利亚国家铁路干线网规划和西非共同体“互联互通”铁路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建成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尼日利亚自身的交通环境,实现了拉各斯阿帕帕港与铁路的“港路联通”,打通了尼日利亚经济发展大动脉,也为尼日利亚与西非其他国家互联互通打下了坚实基础,对加快当地进出口货物流通,促进沿线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拉伊铁路之前,阿卡铁路、阿布贾国际机场航站楼、莱基自贸区等相继建成。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推动下,一个个由中国提供优惠贷款、中国企业实施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解决了制约尼日利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活。而这些,仅仅是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双方合作成果的一个缩影。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创立,开启了中非合作的新纪元。21年来,在论坛机制下,中非合作结出累累硕果,成为发展中国家合作共赢的旗帜和南南合作的典范。数据显示,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企业为非洲新增和升级铁路超过了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修建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累计创造就业岗位超过450万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面向非洲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涉及范围最广、实施难度最大的人道主义援助行动,累计向非洲53个国家和非盟提供了120批次的紧急抗疫物资援助,提供了近2亿剂疫苗……一项项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一个个真真切切的数字都生动阐释了中国“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也是对某些西方国家质疑抹黑中非合作最有力的回应。

中非合作好不好,中非人民最有发言权。中非合作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增进双方和全人类共同福祉,为全球发展合作树立典范。今天,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拉开帷幕,中非合作再次迎来“高光时刻”。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在此背景下,此次会议对未来中非合作及中非关系发展均尤为重要。非洲是国际合作的大舞台,不是大国博弈的竞技场。在国际格局深刻变化、世界持续动荡变革之际,中非将如何携手应对挑战,推动疫后经济社会复苏?这次会议必将给出令中非满意、让全球关注的答案。

新的形势提出新的要求。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期待此次会议召开,为新时代中非合作注入新动能,推动更多类似“拉伊铁路”这样的合作项目在尼日利亚及其他非洲国家落地生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民生,实现中非共同繁荣进步,为新时代中非合作谱写更加绚丽的篇章。(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