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4月2日电(李映民 李纯)记者2日从广东省东莞市商务局获悉,该市通过多措并举,打通海陆空国际物流通道,确保东莞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全球知名外贸城市、有“世界工厂”之称的广东省东莞市,从去年到今年初遭遇多轮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并叠加主要外贸伙伴国家和地区的疫情影响,使得东莞企业面临国际物流成本增加、国际供应链不畅等问题。
为此,今年以来,东莞加快推进陆路运输改水路运输的“陆改水”步伐,东莞市商务部门联合黄埔海关、海事、边检、东莞港务集团等部门,利用东莞与香港接驳船资源,开通了“湾区快线”陆路改水路业务,并通过运费补贴等措施,鼓励企业运用水路运输方式畅通外贸通道。
接下来,东莞还将加大对跨境运输“陆路改水运”货主或订舱人的支持,安排5000万元(人民币,下同)财政资金,对东莞企业使用跨境运输“陆路改水运”的货物,给予货主或订舱人每吨货物50元补贴。4月至6月,东莞将对在陆路口岸进行集中接驳的跨境运输车辆的进出口收发货人每车次补贴500元,每家企业最高补贴50万元。
为了解决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海运“一柜难求”的问题,东莞充分发挥中亚班列、中欧班列的重要作用,增加班次帮助企业减轻物流压力。为了保障企业外贸供应链物流链高效运转,东莞也鼓励跨境物流企业加快布局海外仓,通过海外仓降低物流成本、缩短营销时间、改善配送效率,让更多东莞产品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走向国外市场。
据东莞市商务局的统计显示,目前东莞企业已经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泰国、印尼等10个国家设立了约30个海外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这些海外仓库有力保证了“东莞制造”商品在海外的持续供应。(完)
疫情之下三种外贸业务千万不要做,风险很大且后果严重你知晓吗?
随着国内疫情的加剧,导致很多出口受限,产品发不出去。客户订单无法按时交付,但也催生了其他行业快速发展,到底哪些业务最好外贸人不要触碰呢?本期聊聊这个话题:

1、如果不是主业是疫情类产品,建议轻易不要涉足这个行业。疫情产品虽然是最近比较火爆的产品,可能买家需要的物质很多,订单数量很大。但风险依然伴随,很多国家对我们出口的物资有着严格的认证和准入。一旦触犯其国家制度将带来巨大风险,疫情物资一直属于各个国家管控的物资。不熟悉国家及相关法律的不要去从事本行业为宜。不是不能做,仅仅是提示无经验的存在诸多风险。尤其是贸易公司不能掌握供应链,可能交期就是最大的问题,延迟的交期处罚可能都是巨大的。

2、不要答应陌生客户代转账处理。疫情期间很多客户会要求我们协助给三方转账,这种事情多半有着很多问题。因为如果没有问题客户何必找我们呢?一般客户都会支付巨大资金,扣除货物本身的费用,客户会要求代替转给国内的三方企业。表面上看无任何问题,但实则危机四伏很多洗钱的组织,就是靠这个来达成目标的,我们成了帮凶都不知道。客户可能承诺事成给可贵的佣金,但一旦出现问题将悔之晚矣。

3、产品不能做假冒伪劣的。疫情之下每个客户生存都非常艰辛,因此,不要做虚假生意,更不能做假冒伪劣的产品。因为这样做一方面伤害了客户,因为大家都不容易,背后可能是无数家庭,可能是无数消费者;如果客户购买到了假货,不仅会投诉我们,严重的将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处理。虽然海外官司很复杂,但客户一旦决心制裁也并非难事。因此,无论是处于本性本心还是人性,关键时间都不能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因为可能你赚了一笔,但后期等待你的可能是无穷的官司和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