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中国已停止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

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报道,有消息称中国的国有能源企业和钢铁厂已经得到官方的口头通知,让他们停止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

资料图

《悉尼先驱晨报》在一篇于今天(10月12日)发布的报道中称,有来自境外财经资讯平台的消息称,目前中国的国有能源企业和钢铁厂都已经接到了官方的口头通知,让他们暂停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该财经资讯平台还宣称他们的消息来自中国国内的四家相关企业。

不过,《悉尼先驱晨报》表示澳大利亚官方目前尚未从中国官方得到任何关于此事的正式消息。

(截图来自《悉尼先驱晨报》的报道)

但即便如此,这一消息还是对澳大利亚国内的煤炭企业造成了冲击,其中一家公司的股价出现了超6%的下跌。《悉尼先驱晨报》还称此消息对澳大利亚整个煤炭行业也是一个坏消息,因为该行业除了面临向天然气转型的压力,还在今年受到了疫情的冲击。

该报猜测,此事可能与中澳关系恶化、中国需要消化国内煤炭企业的存量、调控煤价以及投资可再生能源等一系列因素有关,并提到今年5月中国就曾为了保护本国煤炭工业而对澳大利亚煤炭进口做出过一些限制。

该报还从其在中国国内煤炭行业的一个信源得知,在今年9月底中国政府曾与该行业召开会议,表示将控制煤炭的进口量。

该信源还称,在蒙古、印尼和澳大利亚这三个中国大量进口煤炭的国家中,与中国关系紧张的澳大利亚“肯定”会首当其冲,在海关报关时会遇到阻碍。

(截图来自《悉尼先驱晨报》的报道)

是否放开煤炭进口令人左右为难

今年1-8月,原煤产量累计24.5亿吨,累计同比降0.1%。纵观后几个月煤炭生产,预计全年产量略有增长,但难以实现大幅放量。

1-4月份,我国进口煤出现大幅增长之后,开始严格执行进口额度管理,并严禁异地报关。五月份之后,国内煤炭市场形势明显转好,进口煤呈现收紧,同比和环比出现大幅回落。八月份,我国进口煤2066万吨,同比减少37%;1-8月份,累计进口煤炭22075万吨,同比微增0.2%。进口煤前松后紧,促使进口数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在进口“平控”目标下,假设全年进口总量按照2017年的2.7亿吨执行。那么9-12月剩余额度约5000万吨,月均仅为1250万吨,如果按照进口煤3亿吨计算,每个月还能多进口一些。如果今年后几个月,进口政策维持现状,月均进口量保持在1253-1973万吨之间,较上半年每个月大幅减少800-1500万吨,由此产生的货源缺口将转至内贸采购来补充。这对于华南、华东电厂来说,存在缺口可是不小,需要多拉一部分北方港口煤炭来补充。在冬季用煤高峰期,无疑会加大环渤海港下水煤和配套铁路的供应压力,当然,也为国内铁路和港口运输强势回归提供了发展机遇。

随着北方港口煤价不断上涨,关于放开进口煤的传闻持续不断,有消息说,东北地区终端企业冬季保供需求给予1000万吨的新增进口煤额度。此外,还有媒体报道,海关将对部分港口9月1日之前到港、尚未通关的进口煤陆续办理通关手续,数量约150万吨。引发市场对于进口煤政策的关注和猜测。

伴随着地产、基建的恢复,在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下,用电量及煤炭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四季度,煤炭需求仍将保持较高水平。目前,全年严控总量,严禁异地报关,部分用户外购无望的情况下,心态逐渐发生变化;有的终端企业四季度已经没有额度,或者所剩不多,而在申请新的进口煤额度无望的情况下,留给电企备煤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部分企业增派船舶赶往北方港口拉煤的积极性提高。

四季度,煤矿、港口、铁路、航运等相关单位都在全力追赶生产进度,而内循环经济结构大环境下,大量放开进口不符合当前宏观环境。倘若不放开,单凭国内煤企增产实现保供有一定难度,而进口减少,也逼迫国内运煤铁路和环渤海港口要加快发运,实现满负荷乃至超负荷运行,才能满足下游用煤需求。最值得关注的是,冬季用煤高峰期即将到来,煤矿、铁路和港口还要加把劲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