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糖和可可等软性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

软性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 快乐的源泉会涨价吗?

过去几周,咖啡、糖和可可等软性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这些商品的价格在疫情期间经历剧烈波动后趋于稳定。

纽约洲际交易所(ICE)12月交割的咖啡期货本季度上涨了近15%,7月中旬开始大幅上涨,8月初达到四个月高点。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0-2025年中国白糖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

2020白糖市场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这几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食品饮料消费量大增,我国的白糖消费也是与日俱增,每年的消费量大约在1300万吨左右,除了我们自己生产的外,还要进口100多万吨的食糖作为国内需求的补充。其中蔗糖占我国白糖产量的80%左右,是国内白糖的主力军。

全球前5大白糖国(组织)分别为巴西、印度、欧盟27国、中国和泰国,产量之和占国际食糖产量比例为61%,其中巴西为第一大产糖国,占比达21.5%;出口量方面,世界主要三大出口国为巴西、泰国、和印度,出口量之和占比达64%,其中巴西一国就占据47%。尽管全球糖消费较为分散,但以印度和中国为主的亚洲国家渐成糖消费的主力军。

国际主要的白糖期货交易场所有:美国的咖啡、糖、可可交易所(GSEC)、英国伦敦商品交易所和日本东京砂糖交易所。1995年以前,我国曾经开设过白糖期货市场,后来国务院下文件关闭了白糖期货市场。后中国证监会批准郑州商品交易所开设了规范的白糖期货。白糖期货为白糖生产、加工、流通企业提供一个真正套期保值的场所。

美国农业部数据,2012/2013年度全球糖产量约为1.723亿吨,全球糖库存约为3830万吨,高于此前预计的3310万吨,库存量增幅近16%。具体为泰国糖库存较5月预估增加五倍,中国和欧盟糖库存亦翻番,全球糖产量为1.721亿吨,库存为3620万吨;全球糖产量及库存的增加,也将使2013年全球糖供给相对宽松局面延续。

中国食糖进口量为127738吨,环比下降62.62%,也较同期421420吨的进口量下降69%。虽11月份中国进口糖量有所减少,但2012年1—11月中国累计进口糖约为348万吨,同比仍增长了43%,国内外糖价600—1000元/吨的巨大价差是国内糖企增加进口的重要动因。另外,在经过2012年大量进口之后,2013年全年进口糖量将会有所减少,预计将会回落至300万吨以内水平。

由于消费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在全球人口和经济增长态势不改的条件下,糖以及糖制品的消费量将随之增加。;人口和GDP增速下滑致使糖消费增速减缓。全球糖需求量在未来10年内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会逐渐放缓至1.9%。

另外,有机构预测白糖中长期基本面开始转弱。疫情打乱供需平衡,由于原油价格暴跌,巴西糖制乙醇比例下降,白糖产量大幅增加,白糖供应从紧缺转为供应宽松。

中研普华研究院白糖行业报告依据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和数据,客观、多角度地对市场进行了分析研究。报告在总结中国白糖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