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历时8年的越南与欧盟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中企面临“双刃剑”

谈判历时8年的越南与欧盟自由贸易协定,8月1日开始生效实施,越南由此正式成为亚太国家中第一个与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新兴市场国家。协定生效后,越南对欧盟出口71%产品的关税,欧盟对越南出口65%产品的关税,即刻豁免。越南与欧盟国家将用十年时间,逐渐削减直至取消双边贸易中约99%的关税。越南经济学家范芝兰表示,这一自贸协定是“连接越南与欧盟的高速公路”。中国学者孙小迎表示,从纯经济角度看,该自贸协议对在越南的中国企业经营影响不大,但中企需要注意背后的政治风险。

自贸协定给越南带来的实惠集中体现在农产品、纺织服装业的出口方面。越南工贸部贸易促进局副局长杜金郎表示,借此东风,越南将有望跻身世界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之一。此外,越南是仅次于中国和孟加拉国的世界第三大服装出口国,约占总出口额两成的服装和鞋类出口有望扩大。

越南统计总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越南对欧盟出口额为420亿美元,欧盟对越南出口额为150亿美元。世界银行针对自贸协定为越南带来的经济效应分析称,“到2030年,将使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被推高2.4%,出口额增加12%”。2019年越南GDP增长率为7.02%,为连续两年超过7%。

OPPO、小米、华为等中国手机品牌在越南发展迅速。英国欧睿国际的调查显示,2019年,韩国三星电子以25.5%的市场份额占据首位,OPPO以 23.6%的份额位居第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该自贸协定生效后,无论是中国产品还是在越中资企业都可能面临“双刃剑”。如在欧盟市场,中国产品尤其是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将面临越南出口同质产品的竞争。而在越南市场,中国的机电产品也可能会面对欧盟国家出口产品的竞争。不过,对于中企来说,挑战也与机遇并存,在当前新冠疫情形势下,越南对于全面复工复产依旧在谨慎研判过程中,中企可以利用这一时机进行全方位考察,避免“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日本韩国企业相继迁出中国,落户越南。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由于中美贸易战影响,来自中国的生产转移加速,2019年越南对美出口同比增长28%。韩国三星电子将关闭位于中国苏州的电脑工厂,考虑转至越南工厂。日本企业方面,经营优衣库的迅销等在越南建有合作制衣工厂。越南还有很多向欧洲出口汽车零部件、机械零部件等产品的日资企业,自贸协定会对这些企业在越南扩大生产以及打入欧洲起到促进作用。

对于三星等跨国企业来说,更多看重的是越南的低成本劳动力资源。越南人均工资每月约250美元,仅约为泰国的六成,中国的三成。目前三星在越南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手机、部分零部件的制造与组装方面。三星比较强势的芯片、屏幕、电池技术,在越南投资甚少。

而对于越南本身来说,发展过程当中仍旧有很多受制约的问题,比如成衣制造业的纺织品原料大部分来自中国,而按照欧盟国家“原料归属地”的严格规定,如果继续使用中国低成本原料,就存在违反自贸协定的行为,其关税减免将被剥夺。除此之外,越南本土技术密集型工人团队还非常少。该国基础建设的相对落后以及人口总量的不足等问题,使其未来只可能成为“世界工厂”一部分,而绝非中心地带。

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小迎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就越南欧自贸协议本身来说,对在越南的中资企业其实影响并不太大,中企反而需要提高对政治风险的警惕。孙小迎认为,一方面,越南的农林牧渔等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并没有太大优势,以越南海产品为例,由于对海洋掠夺性捕捞,欧洲多国限制进口越南海产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越南对很多国际规则不了解,也不太会利用。另一方面,对于中资企业来说,很多想的是通过产品贴牌,从越南再卖到欧美国家,但从长远考虑,这一市场会越来越窄。

孙小迎表示,近些年,中国企业急于走出去“赚钱”,忽略了评估当地的政治风险,在当前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中企在越南的长远处境不会太好,“国家正提倡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企需要想办法做好自己的‘内循环’,在此基础上再做好边境贸易的‘双循环’”。

为什么美国被称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风险?

“美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糟糕应对,已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风险。”路透社近期在报道中犀利地指出美国当前在全球经济领域的尴尬处境。报道称,在过去,美国一直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但现在,美国开始拖累全球经济。

在笔者看来,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解析路透社的这一论断。

从规模和重要性上看,美国的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对于全球经济的未来走向起到关键作用。但现实是,美国今年二季度GDP萎缩32.9%、累计失业人数超过5000万人、申请破产企业超过3600家、新一轮经济刺激方案迟迟没有下文……美国经济在疫情期间完全没有承担起“领头羊”的角色。

从美国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上看,美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商品及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国之一,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当前的情况是,美国的消费、投资和进出口全面疲软。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二季度,占美国经济总量近70%的个人消费支出骤降34.6%,创有记录以来新低。

美国经济的不佳表现也引发其贸易伙伴的担忧。路透社报道称,德国今年5月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36%。而对于近四分之三出口商品均输往美国的加拿大而言,美国国内消费不振无疑将严重影响加拿大出口。与加拿大面临同样问题的还有美国南面的邻居墨西哥。

从美国当前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潜在风险上看,美国在疫情期间超常规发债、印钱,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国内失业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但急剧增加的债务和美元可能贬值的担忧则危及国际金融市场稳定,给外国投资者和外国政府的外汇储备带来风险。

面对美国经济当前的糟糕局面,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美国经济虽可能在三季度实现反弹,但四季度乃至明年的走势仍不乐观,甚至有“二次探底”风险。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近期史无前例地将美国经济的前景评级由“稳定”下调至“负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美国今年的实际GDP 将萎缩8%。

那么,美国要如何才能止住颓势,走出衰退?笔者认为,只有正视疫情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方能实现。二者关系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便是“疫情控不好,经济上不去”。

回顾疫情初期,特朗普政府的疏忽与怠慢导致美国成为疫情“重灾区”,全美多个州被迫实行“居家令”,这直接导致经济陷入停滞,美国由此一步步走向衰退。从5月开始,特朗普政府在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的情况下多次催促复工复产,各州在“解封”过程中防控不到位,导致疫情反弹,多地不得不紧急暂停重启,经济复苏计划也被迫延后。

残酷的现实提醒美国执政者,美国当前面临的首先是公共卫生危机,然后才是经济危机,如果本末倒置,则无法走出任何一个危机。正如美联储7月底在货币政策会议后发表的声明所言,“美国经济未来走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情发展进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