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台盟中央常委、台盟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刘艳表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她将提出“关于推进出口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维护中国制造形象”的建议。
刘艳代表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世界认识了中国优秀的社会动员组织能力,以及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全球担当,同时也彰显了我国防疫物资的快速制造与全球供应能力。然而,随着口罩、试剂盒等产品质量争议事件时有发生,“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标签再次被一些西方媒体放大。
中国是目前全球工业体系最为完善的制造业大国,而出口产品质量成为影响中国制造全球形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刘艳认为,“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全球格局已发生重大变化,表现在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度在提升,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使得全球贸易格局与制造业分工进一步演变,中国外贸出口所面临的综合挑战将越来越大等。在这种变革新时期,中国出口贸易的质量比数量更加重要,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蜕变将更加迫切。因此,有必要在现有外贸管理机制下,进一步从严管控进出口检验工作,全面完善出口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切实维护和提升中国制造的全球形象。
刘艳代表建议:
一、加强顶层统筹设计,将质量维护提升到战略高度。在全国范围建立统一完善的出口产品质量信息追溯体系,综合推进法律法规、实施标准、部门区域协作等方面工作。
二、落实技术支持,加快推进创新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普及。全面推进生产、流通、服务、行政执法等各个环节中的信息技术现代化,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创新先进技术加快联通信息追溯全链条。
三、严格执法常态化,切实提高违规成本,塑造良好社会氛围。将过往运动式强化执法升级为常态化,全面树立严格管控出口产品质量的监管体系,对于产品质量监管设立明确的门槛,一旦超过,实施严格统一的惩处措施,封堵部门、地域、行业等可能的执法差异缺口,维护严格公正。(来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