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担心冲击远大于2008年
对很多外贸企业来说,今年前2个月,受国内疫情影响,企业延期复工、延迟交货,受到了疫情的第一波冲击。现如今,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全面展开后,企业也开始加班加点生产,但欧美疫情开始蔓延,外贸出口企业的订单或取消或延迟,疫情的二次冲击来临。
福建泉州一家小家具出口生产企业的外贸出口部门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美国和希腊的客户都通知说:受疫情影响,要求公司延迟交货。这些订单暂时不会取消,因为有定金,定金大概占货款的20%~30%。至于具体延迟多长时间,还不能确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目前,该公司的欧美订单已基本上暂停,虽然还有中东和俄罗斯的订单可以做,但是占比比较少,所以只能让一些工人先放假,看以后情况再说。“现在是外贸寒冬,已经严重到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了。”该负责人说,这次公司出口受到的冲击要远大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
作为服务中小企业数字化出海的企业,厦门谷道集团(外贸牛)创始人兼董事长肖碧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次疫情对外贸出口企业的冲击非常大,主要是欧美疫情非常严峻,“现在不是你的东西做得不好,或者说你不够努力,而是人家现在都没有这个需求。除了医疗物资、日用品等产品以外,你的衣服再便宜,人家也不买。另外很多物流也停了,没办法配送。”
他说,这次疫情冲击会非常大,如果按现在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很可能会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现在很多出口企业很无助、迷茫,他们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肖鹞飞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次疫情对外贸需求的冲击很有可能会大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他说,2008年是流动性出问题,通过化解流动性危机来解决,但这次疫情涉及到人的生命安全问题,欧美现在跟国内此前疫情暴发的情况相似,经济活动基本停摆,大家不消费了,这个对外贸出口的冲击非常大。接下来如果疫情进一步扩散到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那么冲击将会加剧。
3月19日,商务部召开网上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外贸司一级巡视员江帆坦言,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呈现蔓延之势,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确诊病例,一些国家生产、消费等领域受到冲击,贸易活动减少,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外贸企业可能将遇到外需不振、订单减少等问题。
广交会是中国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素有中国外贸“晴雨表”的美誉。3月23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马桦在会上表示,考虑目前全球疫情发展态势,特别是境外疫情输入风险较高,第127届春季广交会确定不会在4月15日如期举办。接下来,广东会综合评估疫情形势,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我们的客户半个月前就跟我们说不会来广交会了,我们当时也确定不会参加了。”上述小家具出口企业人士告诉记者。
不过,对不同行业、不同出口企业来说,面临的情况和冲击不尽相同,企业各自的应对方式也各不相同。
卫浴产品出口企业、广东渼洁集团总裁罗小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该公司已有部分订单被客户要求延迟交货,这个比例占20%左右,延迟一个月左右。因此公司的生产进度也会随之放缓。但由于之前公司订单很多,2月受国内疫情影响延迟了很多货,因此现在刚好可以慢慢做,不用特别赶了。
ASM中国制造中心行政总监、先进半导体材料(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雷国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公司目前的订单一半是在中国大陆,一半在欧美。即使中国大陆的这部分客户,他们到时候生产的产品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出口,也就是下游的下游产品也是出口的,这样很可能会带来“骨牌效应”。
他说,公司目前虽然没有听说有订单被取消,但预计再往后会有影响。公司在两个星期之前就判断了疫情变化对企业订单的影响,因此现在正在加快生产交货。“因为很多客户如果没有交货,就随时可能取消订单,所以需要尽快把货交到客户那里。目前我们只能跟时间赛跑,尽快出货交货。”
“今年的形势非常不乐观,一定要做好很艰难的准备。”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