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前10月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长

“双十一”高峰首日 海关验放跨境电商进出口清单突破2500万票

中国网财经11月10日讯 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11月1日,全国海关共验放跨境电商进出口清单2513.65万票,其中进口清单2077.69万票,出口清单435.96万票。

针对今年“双十一”高峰期调整为“双峰”制,分别为11月1日至3日和11月11日至13日。针对促销期整体拉长等情况,全国海关提前部署“双十一”期间跨境电商业务和技术保障工作,建立应急保障机制、制定应急保障预案,组织电商企业、平台企业、物流企业召开协调会,提前掌握“双十一”企业促销需求和现场海关准备情况,组织开展系统压力测试,优化系统数据交换方式和申报路径,保障大促期间海量通关数据运行顺畅。

前10月湖南进出口增长6.8%

据长沙海关统计,2020年1至10月,湖南省进出口总值379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其中,出口2533.4亿元,增长0.7%,进口1263.1亿元,增长21.5%。

10月当月,进口、出口均实现正增长。进出口总值437.3亿元,增长5.5%。其中出口307.5亿元,增长2.2%;进口129.8亿元,增长14%。

东盟为最大贸易伙伴。1至10月,湖南省对东盟(10国)贸易额653.8亿元,增长35.3%。民营企业为进出口主力且保持增长。1至10月,湖南省民营企业进出口2945.8亿元,增长8.4%,占同期湖南省进出口总值的77.6%。

出口方面,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增长。1至10月,湖南省出口机电产品1134.9亿元,增长5%,占同期湖南省出口总值的44.8%;出口高新技术产品352.4亿元,增长4.6%。

进口方面,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大宗商品进口保持不同程度增长。1至10月,湖南省进口机电产品527.6亿元,增长16.8%;进口高新技术产品352.9亿元,增长38.8%,占27.9%。

山东前十个月外贸进出口总值1.76万亿元 增长5.8%

●10月当月,山东进出口达2068.2亿元,同比增长19.2%,是继今年9月份后再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也创下历史次高值。其中,出口1284.1亿元,同比增长43.6%,创历史次高;进口784.1亿元,同比下降6.7%。

记者今天(11月9日)从海关获悉,今年前10个月,山东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76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5.8%,排名全国第六。

10月当月,山东进出口达2068.2亿元,同比增长19.2%,是继今年9月份后再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也创下历史次高值。其中,出口1284.1亿元,同比增长43.6%,创历史次高;进口784.1亿元,同比下降6.7%。

前10个月,青岛进出口在全省16市中继续保持龙头地位,进出口5120.8亿元,增长7.1%,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29%,此外,烟台、潍坊、威海、济南、临沂、济宁、德州、枣庄和泰安进出口保持增长。

数据显示,前10个月民营企业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明显提高。民营企业累计进出口达1.21万亿元,增长12.7%,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8.8%,占比提升4.2个百分点。

从主要市场看,前10个月,山东对第一大贸易市场东盟进出口2318.6亿元,增长23.8%;对欧盟(不含英国)进出口1877.9亿元,增长12.5%;对美国进出口1815.5亿元,增长13.9%;对韩国进出口1688.9亿元,增长5.3%;对日本进出口1279.9亿元,增长4.6%,同期,山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5288.6亿元,增长10.5%,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0%,占比提升1.3个百分点。

从产品种类看,前10个月,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出口均保持增长。其中,出口机电产品4292亿元,增长13%,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2235.2亿元,增长27.6%,出口农产品1020.9亿元,增长4%。

原油进口价格下跌明显压低进口,半导体制造设备和美容化妆品进口大幅增长。受国际油价上半年暴跌影响,前10个月山东省原油进口均价大幅下跌35.4%,使得在进口量增加23.8%的情况下,进口值仍大幅下降20.1%。此外,山东半导体产业发展加速,带动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值增长162.1%,达到21.9亿元,因国内消费需求强劲,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进口值增长132.5%,达到31亿元。

前10个月,外贸新兴业态也保持了快速增长。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达51.5亿元,增长145.2%。其中,网购保税进口16.4亿元,增长585.1%;跨境直购出口31.7亿元,增长75.9%,9月份开始启动的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和海外仓出口新模式,出口值分别达到2亿元和2971.6万元。同期,山东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268亿元,增长66.9%。(完)

海关总署:前10月中国进出口同比增1.1%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7日电 海关总署网站公告,今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95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1%。其中,出口14.33万亿元,增长2.4%;进口11.62万亿元,下降0.5%;贸易顺差2.71万亿元,增加16.9%。按美元计价,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71万亿美元,下降0.8%。其中,出口2.05万亿美元,增长0.5%;进口1.66万亿美元,下降2.3%;贸易顺差3845亿美元,增加14.2%。

10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2.84万亿元,增长4.6%。其中,出口1.62万亿元,增长7.6%;进口1.22万亿元,增长0.9%;贸易顺差4017.5亿元,增加34.9%。按美元计价,10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4159.2亿美元,增长8.4%。其中,出口2371.8亿美元,增长11.4%;进口1787.4亿美元,增长4.7%;贸易顺差584.4亿美元,增加38.1%。

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前10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5.6万亿元,增长2.8%,占我外贸总值的60.1%,比去年同期提升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51万亿元,增长4.8%;进口7.09万亿元,增长0.5%。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6.09万亿元,下降6.2%。其中,出口3.86万亿元,下降6.6%;进口2.23万亿元,下降5.6%。此外,我国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3.15万亿元,增长6.4%。其中,出口1.09万亿元,增长10.6%;进口2.06万亿元,增长4.3%。

对东盟、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前5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增长。前10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3.79万亿元,增长7%,占我外贸总值的14.6%。其中,对东盟出口2.11万亿元,增长7.3%;自东盟进口1.68万亿元,增长6.6%;对东盟贸易顺差4279.2亿元,增加10.1%。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与欧盟贸易总值为3.62万亿元,增长3.5%,占我外贸总值的13.9%。其中,对欧盟出口2.19万亿元,增长5.8%;自欧盟进口1.43万亿元,增长0.3%;对欧盟贸易顺差7645.7亿元,增加17.9%。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总值为3.2万亿元,增长3.9%,占我外贸总值的12.3%。其中,对美国出口2.48万亿元,增长3.6%;自美国进口7256.5亿元,增长5.2%;对美贸易顺差1.75万亿元,增加3%。日本为我第四大贸易伙伴,中日贸易总值为1.8万亿元,增长1.5%,占我外贸总值的6.9%。其中,对日本出口8091.7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自日本进口9867亿元,增长2.7%;对日贸易逆差1775.3亿元,增加17.1%。韩国为我第五大贸易伙伴,中韩贸易总值为1.62万亿元,增长0.8%,占我外贸总值的6.2%。其中,对韩国出口6342.6亿元,增长1.4%;自韩国进口9874.4亿元,增长0.4%;对韩贸易逆差3531.8亿元,减少1.3%。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前10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2万亿元,增长10.5%,占我外贸总值的46.2%,比去年同期提升3.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94万亿元,增长10.9%,占出口总值的55.4%;进口4.06万亿元,增长9.7%,占进口总值的35%。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0.02万亿元,下降2.9%,占我外贸总值的38.6%。其中,出口5.16万亿元,下降5.7%;进口4.86万亿元,增长0.3%。此外,国有企业进出口3.83万亿元,下降11.8%,占我外贸总值的14.8%。其中,出口1.19万亿元,下降9.7%;进口2.64万亿元,下降12.7%。

机电产品、纺织品和塑料制品等出口增长,服装、鞋靴和箱包等出口下降。前10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8.45万亿元,增长3.8%,占出口总值的59%。其中,出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1.17万亿元,增长10.5%;手机6327.2亿元,下降4.6%;汽车(含底盘)853.1亿元,下降6.7%。同期,出口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9084.1亿元,增长34.8%;服装7768.7亿元,下降6.9%;塑料制品4660亿元,增长18%;家具3099.3亿元,增长7.9%;鞋靴1971.6亿元,下降22%;玩具1843.1亿元,增长3%;箱包1136.1亿元,下降25%。此外,出口成品油5098.2万吨,减少3.4%;钢材4442.5万吨,减少19.3%。

铁矿砂进口量价齐升,原油、大豆和天然气等商品进口量增价跌。前10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9.75亿吨,增加11.2%,进口均价为每吨683.3元,上涨3.8%;原油4.59亿吨,增加10.6%,进口均价为每吨2286.1元,下跌30.5%;煤2.53亿吨,减少8.3%,进口均价为每吨487.8元,下跌9%;大豆8321.7万吨,增加17.7%,进口均价为每吨2713.1元,下跌0.6%;天然气8126.1万吨,增加4.7%,进口均价为每吨2326.4元,下跌22.1%;初级形状的塑料3367万吨,增加11.9%,进口均价为每吨8793.5元,下跌12.2%;成品油2413.1万吨,减少2.9%,进口均价为每吨2895.1元,下跌24.2%;钢材1700.5万吨,增加73.9%,进口均价为每吨5671.5元,下跌29.9%;未锻轧铜及铜材561.2万吨,增加41.4%,进口均价为每吨4.4万元,下跌2.4%。此外,进口机电产品5.31万亿元,增长4.4%。其中,集成电路4356.9亿个,增加22.4%,价值1.98万亿元,增长16%;汽车(含底盘)71.4万辆,减少15.4%,价值2457.9亿元,下降7.9%。(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