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班列逆势增长拉动国际贸易新引擎

5月31日,满载着100个标箱国际合作防疫物资、百货商品的2020年度第200列“义新欧”中欧班列从铁路义乌西站启程,驶往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浙江省义乌市自2月10日率先开行了全国节后复工复产后的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由此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至今为止,发送集装箱数同比增长了70%以上。

一直以来,中欧班列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开放合作的重要载体。2018年以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均突破《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年开行5000列的目标,开行数量和质量持续稳步提升,开行范围已拓展到欧洲18个国家,已经成长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骨干方式,与沿线国家贸易畅通、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

特别在这次全球抗疫的历程中,中欧班列作为横贯亚欧大陆、联接东西世界的快速物流通道,更是代表中国勇敢地承担起了疫情期间对外援助和贸易的重要物流通道的责任,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迅速提升。这列承载着希望的“生命”专列,在关键时刻全力承接空运、海运转移货源,优先运输防疫物资,为稳外贸作出了积极贡献。从全球意义上看,中欧班列稳定开行,已成为了此次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稳定国际供应链的重要支撑。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欧洲国家以及“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对防疫物资的需求相对比较旺盛,中欧班列凭借运时短、成本低、运能大、零接触的优势成为欧洲进口医疗和生活物资主要运输渠道,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成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写照。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欧班列抓住常态化运行机遇,回程“带货”比重越来越大,这为中国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稳定的货源,对于降低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冲击、促进货物和服务跨境流动、重振国际经贸发展信心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欧班列驰骋向前、逆势增长,载满了开放合作、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中国担当,画出了团结合作的最美曲线。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彰显“中国力量”的中欧班列正以前所未有的“中国速度”参与国际合作,维护国际卫生安全。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世界各国都能够认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路线,那疫情的阴霾必将很快散去,经济发展的“春天”必能早日到来。